练江舟中

青山万叠江一线,一叶扁舟下如箭。船头高坐披裘人,终日看山如不见。

问君胡为不见山,山过倏忽迷茫间。崖连但若障迎面,峡转忽如天霁颜。

岭上行云半晴湿,晴云俄追湿云及。雨来只送山气腥,雨过顿助滩声急。

星光渐大日已曛,摇舟泊入千鸥群。矶头石作琳碧灿,水底沙皆蝌蚪文。

十年尘梦快冰释,中夜临风展瑶席。大鱼听曲来昂昂,独鹤掠舟飞拍拍。

梦醒远柝闻五更,茫茫露下空江平。舟人醉眠时呓语,百呼不应天将明。

现代解析

这首《练江舟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上旅行画卷,用通俗的语言可以这样理解:

1. 开篇的视觉冲击 诗一开头就用"青山万叠江一线"勾勒出壮阔画面——两岸青山像折叠的屏风,江水细如一条线。小船像箭一样顺流而下,船头坐着个披着皮衣的人,却对眼前美景"视而不见"。这种反差让人好奇:他为什么不看山?

2. 动态的山景体验 原来不是不看山,而是山景变化太快!像看电影镜头一样:山崖突然像墙壁挡在面前("障迎面"),峡谷转弯时天空又豁然开朗("天霁颜")。这里用"倏忽""忽如"等词,让人感受到船速之快和景色的瞬息万变。

3. 天气的魔法时刻 诗人观察到云朵打架的趣景:晴云追着雨云跑("晴云俄追湿云及")。下雨时闻到山林的土腥味,雨停后滩头水声更急了。这些细节让读者仿佛能闻到、听到当时的场景。

4. 夜幕降临的奇幻 天黑后的江面更神奇:星光越来越亮,船停靠时惊起成群白鸥。水边彩石像宝石发光("琳碧灿"),水底沙纹像蝌蚪文字,这些比喻充满童话感。

5. 深夜的哲思时刻 十年尘世烦恼像冰一样融化,夜风中铺席而坐。这时大鱼昂头听曲,白鹤擦船飞过,人与自然产生奇妙互动。最后在船夫鼾声和晨露中迎来黎明,留下空阔江面的余韵。

全诗妙在把坐船观景写成了一场沉浸式冒险,既有"速度与激情"(山景飞掠),又有"自然纪录片"(云雨变化),还有"奇幻夜游记"(星光鱼鹤)。通过船行视角,让我们重新发现平凡山水里藏着的动态美。

黄景仁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