啸台

高人不可见,遗迹古共城。
一啸传林谷,千秋想令名。
投河还自笑,喻火在韬明。
试问登临客,谁能薄世情。

现代解析

这首《啸台》通过描绘一个隐士的高洁形象,表达了对超脱世俗、坚守本心的向往。

前四句写隐士的传说:一位品行高洁的隐士早已不在,只留下古城的遗迹。他曾在山林间长啸,声音回荡山谷,千百年后人们依然怀念他的美名。这里用"啸"这个动作,生动表现了隐士豪放不羁的性格。

后四句转入哲理思考:这位隐士投河自尽时还在自嘲,像火一样的光芒却深藏不露。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问问那些来此登临的游客,有谁能真正看淡世俗名利呢?这里用反问强调要做到超脱世俗是多么困难。

全诗通过对比手法,将隐士的高洁与世人的庸俗形成鲜明对照。语言简洁有力,"一啸传林谷"这样的描写既有画面感又有声音效果,让读者仿佛亲临其境。诗人借古喻今,表达了对现实社会中追名逐利风气的不满,以及内心对纯真高洁品格的向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