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变十九首 其七 钦䲹行
飞来五色鸟,自名为凤皇。
千秋不一见,见者国祚昌。
飨以钟鼓坐明堂,明堂饶梧竹,三日不鸣意何长。
晨不见凤皇,凤皇乃在东门之阴。
啄腐鼠,啾啾唧唧不得哺。
夕不见凤皇,凤皇乃在西门之阴。
媚苍鹰,愿尔肉攫分遗腥。
梧桐长苦寒,竹实长苦饥。
众鸟惊相顾,不知凤皇是钦䲹。
千秋不一见,见者国祚昌。
飨以钟鼓坐明堂,明堂饶梧竹,三日不鸣意何长。
晨不见凤皇,凤皇乃在东门之阴。
啄腐鼠,啾啾唧唧不得哺。
夕不见凤皇,凤皇乃在西门之阴。
媚苍鹰,愿尔肉攫分遗腥。
梧桐长苦寒,竹实长苦饥。
众鸟惊相顾,不知凤皇是钦䲹。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通过一个寓言故事,揭示了外表与内在的差异,以及人们容易被表象迷惑的现象。
诗的开头描述了一只五彩斑斓的鸟,自称是凤凰。凤凰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吉祥和繁荣,人们认为见到凤凰意味着国家会昌盛。因此,这只鸟被奉为神明,享受钟鼓的礼遇,坐在华丽的明堂中。然而,这只凤凰并没有像人们期待的那样发出美妙的鸣叫,反而沉默不语,让人感到疑惑。
接下来的部分揭示了真相:早晨,这只“凤凰”在东门阴暗处啄食腐烂的老鼠,发出低微的叫声,显得狼狈不堪;傍晚,它又在西门阴暗处讨好苍鹰,希望分得一些猎物。梧桐树和竹实本是凤凰的食物,但这只“凤凰”却因为寒冷和饥饿而无法享受。最终,众鸟惊讶地发现,这只所谓的“凤凰”其实是一只名为“钦䲹”的普通鸟。
这首诗通过“凤凰”与“钦䲹”的对比,讽刺了那些外表华丽却内在空虚的人或事物。它提醒我们,不要被表象迷惑,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在的品质和能力。同时,诗中也隐含了对社会现象的批评,揭示了那些靠伪装和欺骗获取地位和利益的人的本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寓言故事,传达了深刻的道理,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