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一位名叫蒋子潇的孝廉(古代对举人的尊称)的敬佩和惋惜之情。
首句“河渠兵制了千秋”,意思是蒋子潇在治理河渠和制定兵制方面有着卓越的才能,这些贡献能够影响千秋万代。这里的“河渠”指的是水利工程,“兵制”指的是军事制度,两者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
第二句“惘惘难为肉辈谋”,意思是蒋子潇的才华和智慧,让那些平庸之辈感到迷茫和无所适从。这里的“肉辈”指的是普通人,他们难以理解或效仿蒋子潇的才能。
第三句“可惜剸蛟双铁臂”,这里的“剸蛟”原指斩杀蛟龙,象征着非凡的勇气和力量。作者用“双铁臂”来形容蒋子潇的勇猛和力量,可惜这样的才华没有得到更好的发挥。
最后一句“只从西市佐屠牛”,意思是蒋子潇最终只能在西市(可能是指一个普通的市场)帮助别人宰牛,这样的结局令人惋惜。这里的“佐屠牛”是一种比喻,意味着蒋子潇的才能被埋没,只能从事一些平凡的工作。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蒋子潇才华的赞美和对其命运的惋惜,表达了作者对人才被埋没的无奈和感慨。诗词中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使得情感表达更加深刻和动人。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