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庚戌)

匡济犹虚谤怨深,施为半已负初心。
榱倾宁惧身将压,途远真惭力未任。
策策窗前犹好树,冥冥天际是轻阴。
高斋客去炉烟烬,宴坐聊为抱膝吟。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位独坐的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思考。

前两句表达了作者心中的无奈和失落。他曾经有过远大的抱负,想要匡扶正义、帮助他人,但这些努力似乎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反而招来了误解和怨恨。他感到自己已经偏离了最初的理想,内心充满了负罪感。

接下来的两句,作者用“榱倾”和“途远”来比喻自己所处的困境。他面临的压力和挑战越来越大,但他并不害怕自己会被压垮,反而更加担心自己的能力不足以应对未来的艰难路途。这里透露出他对自身局限的清醒认识。

第五、六句转而描写窗外的景象:窗前的树木依然挺拔,而远处的天空却显得阴沉。这两句看似在写景,实则借景抒情。树木的“好”象征着希望和坚持,而“轻阴”则暗示着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潜在的困境。作者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矛盾——既有坚持的信念,也有对未来的忧虑。

最后两句,作者回到了独坐的现实场景。客人已经离去,炉中的烟也已燃尽,只剩下他一个人在安静地坐着。他选择以“抱膝吟”来排解内心的情绪,这是一种孤独中的自我安慰,也是一种对生活的坦然接受。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内心情感和外部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作者在人生困境中的复杂心境——既有失落和无奈,也有坚持和坦然。它展现了一个人在面对生活压力和理想与现实落差时的真实感受,容易引发读者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