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山阴)徐联奎(壁堂)(甲子)

皓魄月月圆,莫若中秋好。
主人前身玉局仙,挥斥十洲兼三岛。
此来监试六纛开,坐对湖天秋色老。
砖舍昔所有,石道昔所无⑴。
自今一任蚁封鱼入户,不用沾体涂足如耕夫。
明经千佛于斯出,何啻慈氏营浮屠。
朱衣点头那能必,使君之恩忘不得。
不见使君与尔坐烬三条烛,期尔同为摩天鹄。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中秋之夜的美好场景,同时赞颂了一位名叫徐联奎的主人公。

开头两句"皓魄月月圆,莫若中秋好"直接点明主题:虽然每个月都有月圆之夜,但都不及中秋的月亮最美。这里用简单对比突出了中秋的特殊意义。

接下来介绍主人公徐联奎,说他前世是"玉局仙"(天上的神仙),掌管着很多仙岛。现在来人间监考,面对着湖光秋色。这里用夸张手法把主人公比作神仙,显示他的不凡。

诗中提到"砖舍"和"石道"的变化,暗示环境的改善。说现在即使蚂蚁和鱼进屋也无妨,不用像农夫那样辛苦劳作。这是对生活条件改善的描写。

"明经千佛"等句是说这里培养出很多人才,就像建造佛塔一样功德无量。"朱衣点头"指考官认可,但强调最重要的是不能忘记使君(徐联奎)的恩情。

最后两句很生动:使君和考生们一起熬夜备考("坐烬三条烛"),期待他们都能成为高飞的鸿鹄(比喻成才)。这里用蜡烛燃尽和鸿鹄高飞两个意象,表达了殷切的期望。

全诗通过中秋月色起兴,既赞美了徐联奎的功德,又表达了对学子成才的期待。语言生动形象,用神仙、鸿鹄等比喻增添了诗意,最后落脚在对人才的培养上,显得很有深意。

阮元

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云台、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先后任礼部、兵部、户部、工部侍郎,山东、浙江学政,浙江、江西、河南巡抚及漕运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等职。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体仁阁大学士,太傅,谥号文达。他是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经史、数学、天算、舆地、编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造诣,被尊为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