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远山平林图

山色微茫疑有无,木叶半脱殊萧疏。
云根更著数椽屋,此屋当有幽人居。
墨妙逼真乃如此,毕竟非真惟近似。
何如屐齿饱经行,是处溪山皆画笥。
还君图画吾且归,家在江南依翠微。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画中的景象,并表达了作者对真实与艺术之间关系的思考。

前四句描写画中景色:远山在朦胧中若隐若现,树叶半落显得格外萧瑟。山脚下有几间小屋,想必住着隐居的高人。这里用"疑有无"和"殊萧疏"等词语,生动地表现出画面那种虚实相生、疏朗有致的意境。

中间四句是作者的感悟:画作虽然逼真,但终究不是真实的山水。与其欣赏画作,不如亲自踏遍青山,把真实的溪山都当作画匣收藏。这里用"屐齿饱经行"这个形象的说法,表达要亲身游历的愿望。

最后两句表明态度:把画作归还后,作者要回到江南翠绿的山间家中。这既是对画作的告别,也暗示真实的生活比艺术作品更值得追求。

全诗通过对比画作与实景,表达了"艺术源于生活但不及生活"的观点,鼓励人们多接触真实自然。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把对艺术的思考融入对山水的描写中,读来很有韵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