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杂兴二百首 其三十四

内官折送御园梅,历剌如薪苦不才。安得昌原带苔树,疏花分得几枝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有趣的对比场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前两句写宫廷里的梅花:太监们把御花园的梅花折下来当柴火一样捆扎运送,这些被粗暴对待的梅花就像没用的木柴。这里的"历剌如薪"用得很生动,让人仿佛看到梅花枝干被捆扎得毛毛糙糙的样子。

后两句笔锋一转,写出作者心中的理想画面:要是能有一片长满青苔的野地,那里的梅树自由生长,能让我折几枝带着疏落花朵的梅枝该多好。这里"昌原带苔树"的描写特别清新自然,与前面宫廷梅花的遭遇形成鲜明对比。

整首诗通过两种梅花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宫廷生活束缚的不满,以及对自然野趣的向往。最妙的是最后"疏花"二字,既写出了野外梅花的自然形态,又暗含了作者想要分享这份自然之美的愿望,读来余味悠长。

苏泂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