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

倚杖看山色,悠然衡宇中。
太古渺难追,独尔留鸿濛。
升沉阅月日,舒卷任雷风。
吾心苟自达,岂必上华嵩。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拄着拐杖静静看山的场景,表达了超脱自在的人生态度。

开头两句写诗人悠闲地倚着拐杖,在自家院子里欣赏山色,显得轻松自在。接着,诗人感叹远古的时光已经无法追寻,只有眼前的山峦依然保留着原始的自然气息。"鸿濛"在这里指天地初开时的混沌状态,暗示山的古老与永恒。

五六句写山历经日升月落、风吹雷打,依然从容不迫,不受外界变化的影响。这里用山的坚韧来比喻人应该有的态度——面对世事变幻,保持内心的平静。

最后两句是诗的核心:只要内心通透豁达,不一定非要登上华山、嵩山这样的名山。诗人想说的是,真正的超脱不在于外在的追求,而在于内心的觉悟。平凡的生活中,也能找到宁静与满足。

整首诗语言朴素,意境深远,通过看山这件小事,传递了淡泊名利、随遇而安的生活智慧。山的形象既是写实,也是象征,让人感受到自然与心灵的和谐统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