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帆

此帆张一半,却不借天风。
水月好时得,江潮生处通。
闲吟疑放浪,高坐直浮空。
可笑操舟者,双眸与世同。

现代解析

这首诗《半帆》描绘了一幅超脱世俗、自在随性的画面,用简单的意象传递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1. 开篇的“半帆”意象:
“此帆张一半,却不借天风。”——帆只张一半,却不靠风力航行。这里“半帆”象征一种不随波逐流的态度:不依赖外界的推动(天风),也不追求完全的张扬(满帆),而是保持自己的节奏。

2. 自然与心境的融合:
“水月好时得,江潮生处通。”——在月色美好的夜晚静静停留,在潮水涨起时顺势而行。这两句写的是顺应自然规律,也暗喻人生:该静时静(赏水月),该动时动(随江潮),不勉强,不焦虑。

3. 洒脱的人生态度:
“闲吟疑放浪,高坐直浮空。”——旁人看来,诗人悠闲吟诗像在放纵不羁;而他静坐时,心却仿佛飘在空中,超脱尘世。这里的“放浪”和“浮空”并非真的懒散或虚无,而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不被世俗规则束缚。

4. 结尾的讽刺与自嘲:
“可笑操舟者,双眼与世同。”——诗人调侃那些拼命划船的人,他们的眼睛只盯着世俗的目标(比如名利),和世人一样盲目。这里的“可笑”并非恶意,而是表达一种无奈:世人忙碌追逐,却忘了欣赏沿途的风景。

全诗精髓:
这首诗像一幅水墨画,用“半帆”“水月”“江潮”等自然景物,勾勒出一个悠然自得、不争不抢的形象。诗人通过对比“半帆”和“操舟者”,传递出一种生活智慧:人生不必总是拼命追赶,偶尔放慢脚步、顺应本心,反而能看清方向。它的魅力在于用简单画面引发共鸣——现代人忙碌焦虑时,读到这样的诗,或许会心一笑:原来“张一半帆”也是种境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