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屠(爌)重入闽(庚子)

闽峤曾游地,仙歌听未终。
花源凡几曲,身入幔亭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重返福建时的情景,充满对往昔游历的怀念和对友人旅程的想象。

前两句"闽峤曾游地,仙歌听未终"说的是:福建(闽)那片多山的地方(峤)是我们曾经一起游玩过的地方,当时听到的美妙歌声(仙歌)仿佛还在耳边回响。这里用"仙歌"形容当地音乐的美妙,也暗示那段回忆如同仙境般美好。

后两句"花源凡几曲,身入幔亭中"是诗人想象友人此行的画面:沿着开满鲜花的溪流(花源)拐过几道弯(凡几曲),就会进入云雾缭绕的山间(幔亭)。"幔亭"指被云雾笼罩如帷幕般的山亭,既写实景又充满诗意。

全诗短短二十字,却包含了三重意境:首句写回忆,次句写余韵,后两句写想象。诗人没有直接表达不舍之情,而是通过描绘福建的山水之美,既表达了对往昔同游的怀念,又暗含对友人此行的美好祝愿。语言清新自然,意象优美,让读者仿佛也能看到福建的山水画卷,感受到诗人含蓄而真挚的情谊。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