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哀愁与遗憾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惋惜。
首句“红云煖压草玄池”,红云象征着温暖的晚霞,而“草玄池”则暗示着安静的水面。这句描绘了黄昏时分的宁静景象,温暖的红霞映照在水面上,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然而,这种美好中却隐藏着一丝忧伤。
接下来的“宫烛传榆夜更奇”,宫中的烛光透过榆树的枝叶,让夜晚显得更加神秘而美丽。这句进一步营造了一种幽静而略带梦幻的氛围,仿佛时光在这一刻停滞,让人沉浸其中。
第三句“空掩沉香亭北恨”,沉香亭可能是一个曾经充满欢乐的地方,但现在却只剩下遗憾和悲伤。“恨”字点明了诗人内心的痛苦,暗示着一段无法挽回的往事。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能为力。
最后一句“玉环宿酒未醒时”,玉环可能指的是杨贵妃,宿酒未醒则暗示着她依然沉浸在过去的欢乐中,未能清醒面对现实的残酷。这句进一步加深了诗中的哀愁情绪,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无奈与遗憾。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巧妙地将诗人的情感融入其中。诗中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遗憾的感叹,情感真挚而深沉,让读者在感受到美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释居简
释居简(一一六四~一二四六),字敬叟,号北涧,潼川(今四川三台)人。俗姓龙(《补续高僧传》卷二四作王)。依邑之广福院圆澄得度,参别峰涂毒于径山,谒育王佛照德光,走江西访诸祖遗迹。历住台之般若报恩。后居杭之飞来峰北涧十年。起应霅之铁佛、西余,常之显庆、碧云,苏之慧日,湖之道场,诏迁净慈,晚居天台。理宗淳祐六年卒,年八十三,僧腊六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