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悠闲自得的文人生活片段,用简单直白的语言传递出洒脱的生活态度。
前两句写日常交际:"有人写信来借东西,客人突然到访想干嘛呢?"——通过两个生活化场景,立刻把读者带入闲适的乡村生活。这里的"借问"和"欲如何"都带着随意的口吻,显得主人公对人际往来很淡然。
后两句是点睛之笔:"我自顾自去写《黄庭经》了,回来时顺便把看管的鹅宰了待客。"这里用王羲之"写经换鹅"的典故,但反其意而用之:别人写经是为换鹅,我却是写完经顺手宰鹅。这种不拘礼法的处理方式,把文人雅趣和农家生活奇妙融合,展现出"爱写字就写字,想吃鹅就杀鹅"的真性情。
全诗妙在将文人雅事(写书法)与俗事(杀鹅待客)自然衔接,通过"管割鹅"这种充满生活气息的结尾,打破了人们对文人生活的刻板想象。二十个字里既有书信往来、书法创作,又有杀鹅待客的烟火气,在雅俗之间找到了独特的平衡点。
白玉蟾
白玉蟾(1134~1229),南宋时人,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