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前三日自怡园观灯上相国兼呈院长二首 其二
二分明月一分灯,引入仙山第几层。
洞口烟霞浓似染,雪边亭榭暖如蒸。
林疏竹密参差见,径转廊回取次登。
却向江湖回白首,十年重到梦何曾(自癸酉以后不到十年矣)。
洞口烟霞浓似染,雪边亭榭暖如蒸。
林疏竹密参差见,径转廊回取次登。
却向江湖回白首,十年重到梦何曾(自癸酉以后不到十年矣)。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元宵节前夜游览园林赏灯的情景,充满了梦幻般的色彩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前两句用"二分明月一分灯"的巧妙对比,将月光和灯光比作三分天下,营造出朦胧浪漫的夜景。"仙山第几层"的疑问,暗示这里美得不似人间。
中间四句生动描写园中景色:洞口烟霞像被颜料染过般浓艳,雪地边的亭台在暖意中仿佛冒着热气。稀疏的树林和茂密的竹林错落有致,曲折的小径和回环的走廊引导游人漫步。这些描写调动了视觉、触觉等多重感官,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写自己白发苍苍重回故地,感叹十年光阴如梦。括号里的补充说明"自癸酉以后不到十年矣"透露出对时间飞逝的惊讶,明明感觉已经很久,实际还不到十年。这种时空错位感强化了物是人非的惆怅。
全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人生感慨,展现了元宵佳节特有的梦幻氛围,以及人到暮年对往事的追忆,情景交融,意味深长。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