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十首 其三

让人巧擅棘端猴,下泽乘车访旧游。
枉自通医难疗病,只缘识字转多愁。
归与未肯荒三径,隐矣何须画两牛。
莫以数奇嗟李广,醉乡无日不封侯。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幽默自嘲的口吻,道出了古代知识分子在现实中的无奈与豁达。

前两句用两个典故开篇:像杂技演员在荆棘尖上表演猴戏般卖弄才华,又像古人乘坐简陋马车拜访老友般落魄。这里暗指文人虽有才能,却只能做些微不足道的小事。

三四句是自嘲的核心:空有医术却治不好自己的病,反而因为读书识字平添许多烦恼。这揭示了知识分子的典型困境——学问不能解决现实问题,反而让人更清醒地看到痛苦。

五六句用陶渊明"三径就荒"和古代隐士画牛的典故,表面说不想完全归隐,实际是表达"想隐居又放不下功名"的矛盾心理。

最后两句突然转折:不要像李广那样抱怨命运不公,只要沉醉在酒乡里,天天都像封侯拜将般快活。这是用夸张的比喻,展现了一种苦中作乐的豁达态度。

全诗妙在把沉重的怀才不遇,用轻松幽默的方式表达出来。就像现代人自嘲"读书使我快乐,也使我贫穷"一样,既有对现实的清醒认知,又有超脱的智慧。这种用玩笑化解痛苦的方式,正是中国传统文人的独特生存哲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