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客曲

何处千金贾,方舟共水津。
傍桡莫相问,俱是未归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边商贾漂泊的生动画面,传递出人生漂泊的孤独感。

前两句"何处千金贾,方舟共水津"用白描手法,勾勒出富商巨贾们的大船停泊在渡口的场景。"千金贾"暗示这些商人腰缠万贯,"方舟"则突出船只的豪华气派。但紧接着后两句笔锋一转,揭示出这些表面风光的商人内心深处的孤独。

"傍桡莫相问,俱是未归人"是诗眼所在。诗人劝告旁人不要打扰这些倚着船桨的人,因为他们都是回不了家的漂泊者。这里的"桡"(船桨)成为漂泊的象征,"未归人"三字道尽游子心酸。

全诗妙在通过对比手法:前两句写商人外在的富贵,后两句写他们内心的孤寂,形成强烈反差。诗人用朴素的语言告诉我们:再多的钱财也填补不了思乡的寂寞,人生本质上都是一场孤独的旅程。这种对人生况味的深刻洞察,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彭孙遹

彭孙遹(yù)(1631—1700)清初官员、词人,与王士祯齐名,时号“彭王”。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浙江海盐武原镇人。彭孙贻从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诗工整和谐,以五、七言律为长,近于唐代的刘长卿。词工小令,多香艳之作,有“吹气如兰彭十郎”之称。著有《南往集》、《延露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