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读秀野刘丈閒居十五咏谨次高韵率易拜呈伏乞痛加绳削是所愿望 其二 积芳圃
乐事从兹不易涯,朱门还似野人家。
行看靓艳须携酒,坐对清阴只煮茶。
晓起苍凉承坠露,晚来光景乱蒸霞。
平生结习今馀几,试数毗那襋上花。
行看靓艳须携酒,坐对清阴只煮茶。
晓起苍凉承坠露,晚来光景乱蒸霞。
平生结习今馀几,试数毗那襋上花。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享受。
首句“乐事从兹不易涯”意思是,从今以后,快乐的事情变得无边无际,没有尽头。这里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满足和幸福感,仿佛生活中的美好无穷无尽。
第二句“朱门还似野人家”描绘了作者的生活环境。虽然住在富贵的朱门大宅,但生活却像乡野人家一样简朴自然,没有世俗的纷扰和奢华。这种对比突出了作者对质朴生活的珍视。
接下来的两句“行看靓艳须携酒,坐对清阴只煮茶”具体描述了作者的日常活动。外出时带着酒欣赏美丽的花草,坐在树荫下煮茶享受宁静。这两种活动都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从容态度。
“晓起苍凉承坠露,晚来光景乱蒸霞”描绘了早晚的景象。早晨起来,露水从树叶上滴落,带来一丝清凉;傍晚时分,晚霞映照,景色绚烂多彩。这些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中细微之美的敏锐观察和欣赏。
最后两句“平生结习今馀几,试数毗那襋上花”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感悟。作者反思自己平生的习惯和追求,如今剩下的已经不多了,就像数着花朵一样,生命中美好的东西也在逐渐减少。这既是对过去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淡然。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简朴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它提醒我们,生活中的美好往往来自于简单的享受和对自然的感悟,而不是外在的富贵和繁华。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