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

一夜新秋风雨。客恨客愁无数。我是卧云人,悔到红尘深处。难住。难住。拂袖青山归去。

现代解析

这首《如梦令》表达了一位隐士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归隐山林的向往。

词的开头描绘了一夜秋风秋雨,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转换。这样的天气往往让人感到孤独和忧郁,尤其是对于那些远离故乡的游子来说,更容易引发思乡之情。作者用“客恨客愁无数”来概括这种心境,说明他对漂泊生活感到深深的无奈和痛苦。

接下来,作者自称“卧云人”,即隐居山林、与云为伴的隐士。这表明他原本是向往清净、远离尘世的人,但他却“悔到红尘深处”,后悔自己曾经涉足繁华的世俗生活。这里的“红尘”象征着纷扰的尘世,与“卧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难住。难住。”这两句重复,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挣扎和矛盾。他意识到自己在世俗中无法找到真正的安宁,但又难以立即摆脱这种生活。这种内心的纠结和无奈,正是许多人面对现实与理想冲突时的真实写照。

最后,作者决定“拂袖青山归去”,拂袖表示决绝,青山象征着自然的清净和自由。这一句表达了作者最终选择回归自然,放弃世俗生活的决心。他不再留恋红尘,而是选择回到山林,过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

整首词通过风雨、红尘、青山等意象,勾勒出一位隐士从困惑到决断的心路历程。它提醒我们,人生的选择往往伴随着矛盾和挣扎,但最终回归内心的宁静和自由,或许才是真正的解脱。这种对自由与宁静的追求,正是这首词的精髓和魅力所在。

朱敦儒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