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次江口

香吹生兰渚,飞霜下荻州。
月波清浸夜,天幕冷垂秋。
远屿迎潮没,寒烟护水浮。
冲歌来泽畔,知是采菱舟。

现代解析

《舟次江口》描绘了一幅江畔秋夜的静谧画面,充满了自然之美和淡淡的乡愁。

诗的开篇,“香吹生兰渚,飞霜下荻州”,描绘了江边的景色。兰渚上的花香随风飘散,荻州上已经落下了霜,给人一种秋意渐浓的感觉。这里的“香吹”和“飞霜”不仅展现了自然的气息,还暗示了时间的流逝,秋天的到来。

接下来,“月波清浸夜,天幕冷垂秋”,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氛围。月光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整个夜晚被这清冷的光辉所浸透。天空仿佛低垂下来,带着秋天的寒意。这两句诗通过视觉和触觉的结合,让人感受到秋夜的宁静与冷清。

“远屿迎潮没,寒烟护水浮”,描绘了远处的景象。远处的岛屿随着潮水的涨落时隐时现,寒烟笼罩在水面上,仿佛在保护着这片水域。这里的“迎潮没”和“护水浮”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了自然景物以生命,增强了画面的动态感。

最后,“冲歌来泽畔,知是采菱舟”,诗人听到了从泽畔传来的歌声,知道那是采菱的船。采菱是江南水乡常见的劳作场景,歌声的加入为这幅静谧的秋夜图增添了一丝生活气息,也让人联想到乡间的宁静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秋夜的静谧与美丽,同时通过采菱船的歌声,带出了一丝乡愁与生活的温情。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充满诗意的江畔秋夜图,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那份宁静与美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