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午春分胙

上丁国子荐明禋,肃穆官裳俎豆陈。
岂谓烝尝脩故事,要从肸蚃䚍先民。
名山自惜千秋业,馀馂仍班一脔珍。
坐对赪肩生愧色,当官兄弟奉祠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古代祭祀活动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自省。

开头两句写祭祀场面:国家在春分时节举行隆重的祭典,官员们穿着庄重礼服,整齐摆放祭祀器具。这里通过"肃穆""俎豆陈"等词,营造出庄严神圣的氛围。

中间四句写祭祀的意义:这不仅是遵循传统礼仪,更是为了传承先民的精神。作者感叹先贤留下的文化遗产如同"名山"般珍贵,而自己只能分到祭祀后的一小块祭肉("馀馂"),暗示自己继承的只是先人智慧的一小部分。

最后两句是作者的自我反思:面对祭祀用的红色牺牲("赪肩"),想到自己作为主管祭祀的官员,不禁感到惭愧。这里的"奉祠人"既指实际负责祭祀的官员,也暗喻文化传承者的责任。

全诗通过祭祀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文化传承的思考:既要恭敬地延续传统,又要清醒认识自己的不足。诗中"愧色"二字尤为关键,展现了知识分子对文化使命的自觉与谦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