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谢明滨明水寺诗慨然有契奉寄二首 其二
吴门发白马,皎如一匹练。贤无万里明,焉能坐相见。
君怀鸾凤姿,羽毛何翩绚。朝游丹水涯,夕赴昆崙宴。
黄鹄遭云罗,弋人待珍膳。三年不蜚鸣,冤颈羞绦旋。
忽闻云空音,仰首烛流电。翻飞无长风,结思缅州县。
悠悠复何言,长歌泪如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朋友谢明滨的,表达了对友人怀才不遇的感慨和自己内心的共鸣。
开头用"白马像一匹白练"的比喻,暗示友人本应如白马般耀眼,却因现实阻碍无法相见。接着用"鸾凤"比喻友人才华出众,能自由往来于仙境(丹水、昆仑),但现实中却像黄鹄(天鹅)被罗网困住,沦为他人盘中餐。
"三年不蜚鸣"直接点出友人长期不得志的处境,"冤颈羞绦旋"形象描绘了被束缚的屈辱感。当听到空中传来(象征理想世界的)声音时,只能仰望却无力飞翔,思念之情只能寄托远方。
最后两句最为动人:明明有千言万语,却只能化作长歌当哭,泪水如冰雹般落下。这种欲言又止的悲痛,比直接倾诉更显深沉。
全诗通过"白马-鸾凤-黄鹄"的意象转换,层层递进地展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没有用复杂典故,而是用人人都能理解的飞鸟意象,让读者直观感受到那种被现实束缚的痛苦和对自由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