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田
声色家有阱,轩裳仕之囚。
冥行不知迷,今将返吾辀(四库本作庐)。
爱慕洗馀习,清虚乐孤游。
亭亭隐仙岩,迎人入双眸。
稻色黄莽莽,溪光碧油油。
佳树残照满,高穹乱云流。
乍参樵牧群,辞气不婉柔。
性有书史癖,时逢甲兵休。
斯怀傥遂全,曩志不必酬。
冥行不知迷,今将返吾辀(四库本作庐)。
爱慕洗馀习,清虚乐孤游。
亭亭隐仙岩,迎人入双眸。
稻色黄莽莽,溪光碧油油。
佳树残照满,高穹乱云流。
乍参樵牧群,辞气不婉柔。
性有书史癖,时逢甲兵休。
斯怀傥遂全,曩志不必酬。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厌倦官场、向往田园生活的文人形象,语言朴实却充满画面感。
前四句直白道出官场如同陷阱、富贵如同牢笼,诗人醒悟后决定掉转车头(或回到草庐)归隐。这里用"声色家""轩裳仕"代指繁华官场,"冥行不知迷"生动表现了混迹官场时的浑噩状态。
中间八句用电影镜头般的语言展现田园之美:仙气缭绕的山岩、金黄的稻田、碧绿的溪水、夕阳下的树林、流动的云彩,这些明快的色彩组合(黄/碧/残照)构成令人向往的隐居图景。特别是"亭亭隐仙岩"的拟人化描写,让山岩像主人般热情迎接归来的游子。
后六句展现归隐生活的真实状态:诗人学着和樵夫牧人相处(虽然说话还不习惯他们的直率),重拾读书的爱好,庆幸战乱平息。最后两句特别打动人心——只要能实现现在的心愿,过去的雄心壮志(指功名追求)就算没实现也无所谓了。
全诗妙在不说大道理,而是用"稻色黄莽莽"这样接地气的描写,用"辞气不婉柔"这种生活化细节,展现了一个真实可感的归隐过程。最后"曩志不必酬"的洒脱,道出了人生不同阶段价值观念的自然转变,对现代人如何面对理想与现实也有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