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七首 其六

鸴鸠抢榆枋,晨风飞北林。
万族各有托,志士岂无心。
昔我同门友,佩玉纡朝簪。
折简亟招我,弹冠当及今。
翩然掉头去,高卧东山岑。
石溜滴清籁,冰弦鸣素琴。
元云覆屋上,白雪停树阴。
日夕无一事,把酒聊酌斟。
此乐当语谁,知音有向禽。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志士放弃功名、选择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开头用小鸟抢树枝、晨风飞过树林的景象,暗示万物都有各自的归宿,志士也不例外。诗人提到曾经的同窗好友已经当官,穿着华服、戴着官帽,热情邀请他一起出仕。但诗人却潇洒地转身离去,选择隐居在东山。

隐居生活充满诗意:山石间的流水声像天然的音乐,弹琴时琴弦发出清冷的音色。乌云笼罩茅屋,白雪堆积在树荫下。每天悠闲无事,只是自斟自饮。最后诗人感叹:这样的快乐能跟谁说呢?世上能理解这种选择的,恐怕只有古代著名的隐士向长和禽庆了。

全诗通过对比官场生活和隐居生活,突出了诗人不慕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高洁品格。最打动人的是最后两句,道出了选择与众不同生活方式时的孤独感,但也展现了坚守内心选择的坚定。这种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