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柳二首 其一

旗亭驿馆遍毵毵,攀折无端一再三。
送者自归行者去,人原如此物何堪。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离愁别绪的场景,主题聚焦在"折柳送别"这一传统习俗上。

前两句"旗亭驿馆遍毵毵,攀折无端一再三"勾勒出一个柳枝茂盛的驿站景象。"毵毵"形容柳条细长柔软的样子,人们在这里反复折下柳枝送别。这里用"无端"(没有缘由)和"一再三"(多次)暗示离别频繁得近乎麻木。

后两句"送者自归行者去,人原如此物何堪"道出了离别的本质:送行的人终究要回家,远行的人终将离去。最后一句特别打动人心——人们向来如此(习惯离别),但柳树(被反复折枝)怎么受得了呢?这里用拟人手法,让柳树替人说出不忍离别的心声。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通过常见场景展现普遍的人生体验 2. 用柳树的"痛苦"反衬人的离愁 3. 语言平实却蕴含深刻,把无形的离愁寄托在有形的柳枝上 4. 最后一句的反问让读者自然产生共鸣

这种写法让千年后的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古人面对离别时的无奈,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诗歌来排解这种愁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