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

婪尾春深艳未收,画阑娇冶占风流。
尽教微谑回红黛,怕说将离易白头。
含笑花前挑郑女,多情月下梦杨州。
嫣然一顾当阶影,消尽词人万古愁。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芍药花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芍药的娇艳与多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淡淡哀愁。

首联“婪尾春深艳未收,画阑娇冶占风流”描绘了芍药在春末依然绽放的艳丽姿态,它在画栏边独占春光,显得格外娇媚动人。这里的“婪尾”指的是春末,暗示芍药是春天最后的花,但它的美丽丝毫不减。

颔联“尽教微谑回红黛,怕说将离易白头”通过拟人手法,写芍药仿佛带着俏皮的笑容(“微谑”),却又怕提起“将离”(芍药的别名)会让人联想到离别与白头。这里隐含了花虽美却易凋零的伤感。

颈联“含笑花前挑郑女,多情月下梦杨州”进一步用典故渲染芍药的多情。郑女指古代美女,扬州则是风月繁华之地,诗人想象芍药像含笑的美人,在月下引人遐想,仿佛让人梦回扬州的浪漫场景。

尾联“嫣然一顾当阶影,消尽词人万古愁”是全诗情感的升华。芍药嫣然一笑的身影,竟能让诗人忘却千古忧愁。这里既突出了芍药的魅力,也暗含诗人借花抒怀,暂时摆脱现实烦恼的寄托。

全诗语言明快,意象鲜活,将芍药的美与诗人的情感巧妙融合。表面写花,实则写人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与对时光易逝的无奈,读来既有画面感,又引人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