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司马龚公招同刘公㦷吴玉随梁曰缉汪苕文程周量李湘北陈子端陈其年集城南饯送董玉虬御史赴陇右分用杜公秦州诗韵得间字天字 其二
陇阪高无极,西行欲上天。
秦州秋望阔,寥落几烽传。
戌鼓连天水,长城到酒泉。
营平方略熟,吹角罢防边。
秦州秋望阔,寥落几烽传。
戌鼓连天水,长城到酒泉。
营平方略熟,吹角罢防边。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的是送别友人赴边疆的场景,充满了对边塞风光的想象和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首两句“陇阪高无极,西行欲上天”,写出了陇山的高峻,仿佛直插云霄,给人一种西行路途遥远且艰辛的感觉。诗人用“欲上天”来形容西行的艰难,既夸张又形象,让人感受到边疆的遥远与险阻。
接下来的“秦州秋望阔,寥落几烽传”,则描绘了秦州(今甘肃天水一带)秋日的广阔景象,边塞的烽火台稀疏地点缀在远方,传递着边疆的安宁或战事的信息。这里通过“寥落”二字,传达出一种边塞的孤寂与苍凉。
“戌鼓连天水,长城到酒泉”两句,写出了边疆的军事氛围。戌鼓声连绵不断,仿佛与天水相连,而长城则一直延伸到酒泉,展现了边疆的辽阔与防御的严密。这里通过鼓声和长城,让读者感受到边疆的紧张气氛和壮丽景色。
最后两句“营平方略熟,吹角罢防边”,则是诗人对友人的祝愿。诗人希望友人对边防守卫的策略非常熟悉,能够通过吹响号角来结束边疆的防御工作,意味着友人能够平安归来。这里既表达了对友人的信任,也寄托了诗人对边疆和平的期望。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边塞的高山、秋景、烽火、鼓声和长城,展现了边疆的壮丽与孤寂,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与祝愿。诗人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勾勒出一幅边塞送别的画卷,让读者感受到边疆的辽阔与诗人深厚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