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词 其三十八

上元芳景自熙怡,暇日因成数句诗。
特赐府中看不泯,嬉游均及庶民知。

现代解析

这首《宫词 其三十八》描绘了上元节(元宵节)的欢乐景象和作者因节日而感发的诗情。诗的开头“上元芳景自熙怡”点明了时间背景——上元节,这是一个充满花香和喜悦的节日,人们沉浸在节日的欢乐氛围中。“芳景”指美好的景色,“熙怡”则表达了人们内心的愉悦和满足。

接下来,“暇日因成数句诗”说明了作者在闲暇之余,因节日的感染而写下这几句诗。这里的“暇日”指的是作者在繁忙的生活中难得的休息时光,而“成数句诗”则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情感的抒发。

“特赐府中看不泯”一句,可能指的是作者的诗作被特别赐予府中,意味着这些诗句被珍藏起来,不会被遗忘。“看不泯”暗示了诗作的价值和影响力,能够长久流传。

最后一句“嬉游均及庶民知”则进一步强调了节日的普遍性和民众的参与感。“嬉游”指的是节日的娱乐活动,“均及庶民知”则说明这些活动不仅仅是贵族阶层的特权,普通百姓也能参与其中,感受到节日的快乐。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上元节的欢乐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节日的美好感受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中既有对节日气氛的渲染,也有对诗歌创作的记录,同时还体现了节日的普遍性和民众的参与感,展现了古代节日文化的魅力。

赵佶

宋徽宗,名赵佶(公元1082年5月初5~1135年6月4日),神宗11子,哲宗弟,是宋朝第八位皇帝。赵佶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宋徽宗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 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