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孰溪

映带城隅地势雄,昔称重镇大江东。
万山中断飞银浪,一曲西流卧采虹。
夹岸楼台杨柳月,对船灯火荻花风。
钓鱼台下鸥如雪,我已忘机似海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姑孰溪(今安徽当涂一带)的壮丽景色和悠闲生活,语言生动,画面感很强。

首联用"映带城隅"(环绕城边)和"地势雄"(地形雄伟)勾勒出姑孰溪的地理位置和气势,说这里曾是江东重要军事要塞。就像用无人机航拍,先给个全景。

颔联最精彩。"万山中断"写两岸高山突然裂开,溪水像银色浪花奔腾而出;"卧采虹"形容溪流转弯处像彩虹横卧水面。这两句把自然力量与柔美结合得恰到好处,像电影里的震撼镜头。

颈联转到人文景观。白天杨柳掩映着岸边楼台,夜晚船上灯火与风中芦花相映成趣。"杨柳月"和"荻花风"用典型江南意象,营造出朦胧诗意,仿佛能感受到拂面的晚风。

尾联借景抒情。看到钓鱼台下白鸥成群,诗人说自己已像渔翁般忘却世俗计较。"鸥如雪"的比喻既写实又传神,而"忘机"(放下心机)的感悟让整首诗从写景升华到人生境界,传递出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全诗就像一组精心剪辑的风景纪录片:从宏观地势到溪流特写,从自然景观到人文风情,最后定格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画面。诗人用眼睛当摄像机,用文字当胶片,把江南水乡的灵秀与厚重都装进了这首七律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