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安庆城

鲸鲵诛不尽,天海为轩轾。
蕞尔大龙山,横澜障元气。
刚风扇六合,白日敛氛翳。
不及鲁阳戈,金汤竟颓圮。
志士秉雄节,杀身蹈仁义。
砥柱此既倾,东南溺吞噬。
高光固有在,汗简今何事。
何能当国难,如君得万士。
大厦苟可支,维张天下计。
良图委土苴,时弃有馀泪。
行相树草莽,望门表英伟。
芊绵交户庭,此日谁能薙。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安庆城在战乱中的悲壮景象,表达了对抗敌英雄的敬意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开头用"鲸鲵"比喻凶残的敌人,说他们杀也杀不完,天地都为之变色。大龙山虽然不大,却像屏障一样守护着这片土地。接着描写狂风席卷大地,连太阳都失去了光芒,暗示战况惨烈。诗人感叹没有像古代鲁阳那样能挥戈退日的英雄,坚固的城池最终也倒塌了。

诗中歌颂那些秉持正义、舍生取义的志士,把他们比作国家的支柱。支柱倒了,东南地区就被敌人吞没了。虽然历史上总有英雄出现,但现在谁能担当救国重任呢?诗人认为真正的英雄应该得到万人拥戴,只要有人支撑,国家就有希望。

最后诗人痛心好计策被当作垃圾丢弃,只能含泪看着英雄的坟墓淹没在荒草中。茂盛的野草爬满庭院,现在还有谁能来清除呢?这里用野草象征国家的混乱局面,表达了对无人能收拾残局的深深忧虑。

全诗通过惨烈的战争画面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对英雄的敬仰,以及对时局的无奈。语言悲壮有力,比喻生动,能让读者感受到那个动荡年代的特殊氛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