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一位名叫李提举的官员的赠诗,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对国家复兴的期待。
开头两句"侨寓江城意岂疏,得亲仙李似南舒"是说:我虽然暂时住在江城,但内心并不疏远朝廷;能结识您这样像仙人般高洁的李大人,就像遇到了古代贤人南舒一样令人欣喜。这里用"仙李"双关,既指姓氏,又赞美对方品格高尚。
中间四句集中赞美李提举的家族和才能。"高门带佩昭寰宇"说他的家族显赫,世代为官;"一代勋庸切太虚"称赞他功勋卓著,志向高远;"相业自应求的子"认为他天生就是当宰相的材料;"老成宜复被亲除"说这样德高望重的人才应该被朝廷重用。
最后两句"中兴文物须名世,会见金珂下直庐"是全诗主旨:国家要复兴,就需要李提举这样的名臣,相信很快就能看到他从皇宫下班时马饰叮当的显赫景象。"金珂"是马饰,暗指他将获得更高官职。
全诗通过赞美李提举的家族背景、个人才能和仕途前景,表达了作者对贤能之士受重用的期待,以及对国家中兴的热切盼望。语言庄重又不失亲切,用典自然,展现了宋代赠答诗的特点。
曹勋
曹勋(1098—1174)字公显,一字世绩,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宣和五年(1123),以荫补承信郎,特命赴进士廷试,赐甲科。靖康元年(1126),与宋徽宗一起被金兵押解北上,受徽宗半臂绢书,自燕山逃归。建炎元年(1127)秋,至南京(今河南商丘)向宋高宗上御衣书,请求召募敢死之士,由海路北上营救徽宗。当权者不听,被黜。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和议成,充报谢副使出使金国,劝金人归还徽宗灵柩。十四年、二十九年又两次使金。孝宗朝拜太尉。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等。他的诗比较平庸,但有几首使金诗颇值得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