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费廷言题沈士称画枇杷双鼠

古诗三千兼刺美,孔笔不曾删相鼠。
齐谐志怪到张华,博物应疑鼠有牙。
虫鱼注成非磊落,韩子作诗讥郭璞。
后来埤雅亦何为,中有鼠谱烦农师。
鼯鼬鼱鼷本同族,散在人家称小畜。
画图此种栗鼠否,竹䶉野处同其俦。
纷纷恣食高廪米,画伏穴中那有体。
一前一却誇委蛇,李斯为汝误巳多。
暖风吹林金颗颗,独在江南饱珍果。
永州事败无孑遗,甘与鹪鹩守一枝。

现代解析

这首诗借画中的枇杷和老鼠,讽刺了社会上一些虚伪贪婪的人。全诗可以分成三层意思:

第一层(前六句)用典故铺垫:
诗人先提到《诗经》里讽刺老鼠的诗篇,又举了古代学者争论老鼠是否有牙的例子,暗示老鼠自古以来就是被讽刺的对象。这里其实是借老鼠比喻某些品行不端的人。

第二层(中间八句)描写画中老鼠:
说老鼠这类动物到处偷吃粮食("恣食高廪米"),躲在洞里不敢见人("画伏穴中"),走路时假装斯文("一前一却誇委蛇")。这里用老鼠讽刺那些贪得无厌又虚伪做作的人,就像秦朝李斯那样贪恋权位最终害了自己。

第三层(最后六句)转到枇杷:
暖风中金黄的枇杷成熟了,老鼠却只能在江南偷吃这些美味。诗人用"永州事败"(可能暗指某个历史事件)暗示贪心者终将失败,不如像小鸟鹪鹩一样知足常乐,安守本分。

全诗妙在:
1. 用常见的老鼠和枇杷作比喻,生动形象
2. 通过对比贪心的老鼠和知足的小鸟,传递做人道理
3. 虽然句句说老鼠,实则处处讽刺贪官污吏
4. 最后用江南枇杷的画面感,让讽刺显得含蓄有趣

就像我们现在用"过街老鼠"骂人一样,诗人用幽默的方式,把那些贪官比作偷吃枇杷的老鼠,既解气又富有艺术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