旴江道中

翠烟浓处着啼鹃,唤得韶光上柳绵。
父老已知农事急,一蓑烟雨辨秧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春日农耕的生动画面,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生活气息。

前两句写景:翠绿的柳烟深处传来杜鹃鸟的啼叫,仿佛在呼唤着春光,柳絮也随之飞扬。这里用"啼鹃"和"柳绵"两个典型意象,点明了暮春时节的氛围。"唤得"二字用得巧妙,把无形的春光写得活灵活现。

后两句写人:村里的老人们深知农时不等人,即使冒着蒙蒙细雨,也要披着蓑衣去辨认秧田。一个"辨"字特别传神,既写出烟雨朦胧中辨认秧田的困难,更突出了农民们不误农时的勤劳品质。

全诗最动人的是那种质朴的生活感: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是如实记录春日农忙的场景,却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和农人的辛劳。诗人用白描手法,把寻常的农耕景象写得诗意盎然,体现了对平凡生活的热爱。

易士达

易士达,又署寓言、涉趣(《全芳备祖》前集卷一)、幼学(《全芳备祖》后集卷一一)。有《松菊寓言》(《诗渊》),已佚。易士达诗,据《全芳备祖》、《永乐大典》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