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林寺

千载宝林寺,清幽每往还。
两潮岩上井,一塔寺中山。
门对荒城冷,邻分古县闲。
道人高处坐,役役笑尘寰(明包大炣《越吟》卷一)。

现代解析

这首《宝林寺》描绘了一座古老的寺庙——宝林寺,以及寺庙周围的环境和寺庙中人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一种宁静、超脱世俗的氛围。

首先,诗的开头点出了宝林寺的历史悠久,已经存在了千年。寺庙清幽雅致,诗人常常来这里,暗示了他对这里的喜爱和向往。接着,诗人提到寺庙附近的两处自然景观:一是岩上的井,二是寺中的塔。这两处景致不仅增添了寺庙的宁静氛围,也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力量。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寺庙的外部环境。寺庙的门对着荒凉的古城,显得有些冷清,而周围的邻居则是古老的县城,显得悠闲自得。这种冷清与闲适的对比,进一步突出了寺庙的宁静与世外桃源般的氛围。

最后,诗人将目光转向寺庙中的道人。道人坐在高处,俯瞰尘世,笑看世人忙碌奔波。这里的“役役”指的是世人为生活而忙碌的样子,道人则显得超然物外,不为俗事所扰。通过这一形象的刻画,诗人表达了对这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的赞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宝林寺及其周围环境的描写,展现了一个远离尘嚣、宁静祥和的世外桃源。诗人通过对寺庙、自然景观和道人的刻画,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忙碌的淡然态度。

王申

王申,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特奏名,以迪功郎监南岳庙(《宋诗纪事补遗小传补正》卷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