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雨待客不至戏成
五更雨急檐头冲,坏垣倒屋声汹汹。
起寻蜡屐出门看,半里曳入涂泥中。
西家床头索瓦瓶,东巷历历排墙声。
重来辇毂又逾岁,天漏似向黔中行。
吾家老屋常掩关,壁倒已觉无遮拦。
独愁苦雾翳天半,咫尺不见西头山。
冷官百事皆相左,折柬偏言此晨可。
斋厨无蔬爨无火,拒客先将巷门锁。
宁知客念亦早灰,侵晓谁肯冲泥来。
厂桥西门水三尺,到亦叱驭驱车回。
水声冷泠没及髁,掩书无聊酒时把。
一杯未已复一杯,忽尔风狂堕飞瓦。
君不见天公此意知者寡,要向西南洗兵马。
起寻蜡屐出门看,半里曳入涂泥中。
西家床头索瓦瓶,东巷历历排墙声。
重来辇毂又逾岁,天漏似向黔中行。
吾家老屋常掩关,壁倒已觉无遮拦。
独愁苦雾翳天半,咫尺不见西头山。
冷官百事皆相左,折柬偏言此晨可。
斋厨无蔬爨无火,拒客先将巷门锁。
宁知客念亦早灰,侵晓谁肯冲泥来。
厂桥西门水三尺,到亦叱驭驱车回。
水声冷泠没及髁,掩书无聊酒时把。
一杯未已复一杯,忽尔风狂堕飞瓦。
君不见天公此意知者寡,要向西南洗兵马。
现代解析
《苦雨待客不至戏成》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大雨给生活带来的种种不便和诗人的心境。诗人在五更天(凌晨)被急促的雨声惊醒,雨水冲垮了围墙和房屋,声音很大。他穿上木屐出门查看,结果在泥泞中艰难前行。邻居们也在忙着修补房屋,寻找瓦瓶来应对这场大雨。
诗人回忆起自己重回京城已经一年多了,但这场大雨让他感觉仿佛回到了黔中(贵州地区),那里雨水多,天漏一般的景象。他的老屋墙壁倒塌,无法遮风挡雨,四周被浓雾笼罩,连不远处的山都看不清了。
作为一个“冷官”(指职位不重要、事务清闲的官员),诗人感觉生活中事事不顺。他原本邀请了客人,但厨房里没有蔬菜,炉子也没有火,只好把巷门锁上,表示不接待客人。然而,诗人也意识到,客人们可能因为大雨也不会来,尤其是厂桥和西门的水已经有三尺深,即使有人来,也得驾车返回。
诗人感到无聊,只能借酒消愁,一杯接一杯地喝。忽然,一阵狂风吹落了屋顶的瓦片,让他更加感慨。最后,诗人感叹道,天公的意图很少有人能理解,这场大雨似乎是为了洗净西南地区的“兵马”(可能指战乱或动荡),暗示了这场大雨或许有更深层的意义。
这首诗通过对大雨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感慨,同时也隐含了对时局的思考。诗人用幽默和自嘲的方式,展现了自己在困境中的豁达与超脱。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