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汪抑之三首 其三 (赴谪诗。正德丁卯年赴谪贵阳龙场驿作)

闻子赋茆屋,来归在何年?
索居间楚越,连峰郁参天。
缅怀岩中隐,磴道穷扳缘。
江云动苍壁,山月流澄川。
朝采石上芝,暮漱松间泉。
鹅湖有前约,鹿洞多遗篇。
寄子春鸿书,待我秋江船。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被贬谪途中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开篇,作者问友人:“听说你写了一首关于茅屋的诗,什么时候能回来呢?”这里透露出对友人的深切挂念,同时也暗示了自己身处异乡的孤独。

接下来,作者描述了自己所处的环境:楚越之地,山峰连绵,云雾缭绕,山月映照在清澈的河流上。这些自然景象既描绘了旅途的艰辛,也烘托出作者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随后,作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早晨在石头上采摘灵芝,傍晚在松林间漱饮清泉。这种生活远离尘嚣,宁静自在,与作者当前的处境形成鲜明对比。

诗中提到的“鹅湖”和“鹿洞”是历史上的著名隐逸之地,作者借此表达了自己对过去与友人共度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待。

最后,作者寄书给友人,希望能在秋日的江边相聚。这里的“春鸿书”和“秋江船”象征着时间与距离的阻隔,但也寄托了作者对友情的坚信与期盼。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也展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读来令人感同身受。

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