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中元陪祀山陵道中奉和杨学士先生韵十首 其三

葛衣葵扇一时新,自办山装学野人。
踏尽柳堤行更远,扫残苔石坐还频。
虫鸣水岸偏依晓,雁度山城正忆春。
万里炎蒸消欲尽,不劳风雨洗苍旻。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在夏日山野间行走的旅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景色与内心的感受。

诗人穿着葛衣,手持葵扇,显得清新自然,仿佛一个山野之人,融入了大自然。他在柳堤上行走,走累了便在长满青苔的石头上坐下,反复休憩。这些细节表现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闲适的心态。

诗中提到“虫鸣水岸偏依晓”,清晨时分,水边的虫鸣声显得格外清晰,给人一种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感觉。而“雁度山城正忆春”则让人联想到春天大雁飞过的景象,虽然现在是夏日,但诗人心中仍怀念着春天的美好。

最后两句“万里炎蒸消欲尽,不劳风雨洗苍旻”表达了夏日酷热逐渐消退的轻松感。诗人感叹,炎热的天气即将过去,不需要风雨来洗涤天空,自然的美景已经足够让人心旷神怡。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表达了一种闲适、宁静的生活态度。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夏日山野间的清凉与美好,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李东阳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