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通守赵寺丞

忠简公骑箕尾星,千古万古明天庭。
在天高庙足欢喜,敕使孙枝扶炳灵。
辍身仙班寄闲逸,阊阖正绕烟花出。
朝元冠剑妥未动,一笑明朝作人日。
汉家最重水衡丞,廪饩钱多上所能。
掌藏颁用渠式法,置之忽分淮股肱。
春风作意回焦土,黄池崎险尔如许。
区区鼠辈何足砾,此心本应僧伽祖。
甘泉酒作真珠红,和气已堕胡休中。
奋髯抵掌直细事,参佐同此祥冲融。
大江洸洸去无极,江南老人候舟色。
诸公归补父兄处,二十五城那得直。
海门短簿初来时,青衫恰辍惟烟姿。
兴来得句自推激,为公压倒崧高诗。

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寿通守赵寺丞》是一首充满赞美与祝福的作品,主要表达对赵寺丞的敬佩和祝愿。

首先,诗歌开头提到“忠简公骑箕尾星”,将赵寺丞比作天上的星辰,象征着他的光辉与不朽。这里的“箕尾星”是古代星象中的一颗星,常被用来比喻杰出的人物。作者通过这个比喻,强调赵寺丞的功绩将永载史册,流传千古。

接着,诗中提到“在天高庙足欢喜”,意思是赵寺丞的成就不仅得到了人间的认可,连天上的神明也为之欢喜。这里的天庭和神明代表了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进一步突出了赵寺丞的地位和影响力。

随后,诗歌转向描绘赵寺丞的日常生活和仕途。诗中提到“辍身仙班寄闲逸”,意思是赵寺丞虽然身居高位,但并不贪恋权势,反而追求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这种态度让他在繁忙的政务中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与从容。

诗中还提到“汉家最重水衡丞”,这里的水衡丞是古代掌管水利的官职,象征着赵寺丞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地位。作者通过这个比喻,赞美了赵寺丞在政务中的卓越才能和对国家的贡献。

接下来的几句诗,则是对赵寺丞未来的美好祝愿。作者希望赵寺丞能够继续在仕途上顺风顺水,春风得意。同时,也表达了对赵寺丞家庭幸福、子孙昌盛的祝福。

最后,诗歌以“大江洸洸去无极”作结,象征着赵寺丞的前途如同奔流不息的大江,广阔无垠。这里的“大江”不仅指自然界的河流,也隐喻着赵寺丞的人生道路和事业前途。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丰富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赵寺丞的深深敬意和美好祝愿。它不仅赞美了赵寺丞的功绩和才能,也寄托了作者对他的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

敖陶孙

字器之,号臞翁,一号臞庵,自称“东塘人”。淳熙七年(1180年)乡荐第一,客居昆山。在太学,曾写诗送朱熹,又作诗悼赵汝愚,忤韩侂胄。庆元五年(1199年)进士。历任海门县主簿,漳州府学教授、广东转运司主管文字。因临安书商陈起刊刻《江湖集》受株连贬官。官至温陵通判。宝庆三年(1227年)卒。著有《臞翁诗集》2卷,收入《南宋群贤小集》。《江湖集》、《江湖后集》可见其佚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