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人竹枝歌(四首)

野鸭唼唼一双飞,飞到侬池不肯归。
莫共鸳鸯斗毛羽,鸳鸯情性世间稀。

现代解析

这首《巴人竹枝歌》用简单的画面讲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特别像我们现代人说的"别攀比,珍惜眼前人"。

前两句就像个活泼的短视频:两只野鸭"唼唼"叫着飞过,看到姑娘家的池塘就赖着不走了。这里用野鸭成双入对暗示爱情,池塘可能暗指姑娘的内心世界。

后两句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姑娘好像在抱怨"你们别和鸳鸯比谁羽毛漂亮",因为鸳鸯是出了名的忠贞之鸟。诗人其实在说:真正的爱情不需要外在的比较,像鸳鸯那样专一的感情本来就难得,能像野鸭这样平凡相伴才是常态。

全诗妙在:
1. 用会"赖着不走"的野鸭比陷入爱情的人,特别生动
2. "莫共"(别和)这个劝诫语气,像过来人的经验之谈
3. 最后点明"稀"字,提醒人们不要用稀有标准苛求普通幸福

就像现在人常说"别拿网红爱情标准要求自己的对象",这首诗用池塘、野鸭这些日常景物,说出了爱情最实在的道理——平凡相守就是福。

王廷相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