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 竹垞属题归耕图次卷中原韵

良田二顷,只躬耕、少个南阳名士。
怅望杏花烟雨候,乡梦牵人何已。
才著朝衫,便思初服,前辈多如此。
先生归也,买山计正难耳。
趁好碌碡村边,桔槔园外,长一支春水。
还我绿蓑青箬笠,重向溪南小市。
十角吴牛,千头楚橘,早办收身地。
笑陶元亮,昨非始觉今是。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归隐田园的文人形象,通过具体的田园生活场景,抒发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

首句“良田二顷,只躬耕、少个南阳名士”直接点明了词人的田园生活。词人拥有二顷良田,专注于农耕,不与名士相比,显示出一种淡泊名利的心态。

接下来,“怅望杏花烟雨候,乡梦牵人何已”通过杏花和烟雨的意象,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他似乎在梦中回到了故乡,这种乡愁绵绵不绝,难以排遣。

“才著朝衫,便思初服,前辈多如此”暗示着词人曾经有过仕途的经历,但很快便萌生了归隐的想法,这与许多前辈文人的选择非常相似。这里也体现了词人对自由自在田园生活的向往。

“先生归也,买山计正难耳”进一步说明词人已经做出了归隐的决定,但购置田地山林并非易事,反映了归隐生活的实际困难。

“趁好碌碡村边,桔槔园外,长一支春水”通过具体的田园景物,如田间碌碡、井边的桔槔,展现出田园生活的情趣,同时也暗示了春天到来的美好景象。

“还我绿蓑青箬笠,重向溪南小市”则描绘了词人回归自然,披上渔夫的蓑衣,来到溪边小镇的图景,表达了他重新回归自然的愿望。

“十角吴牛,千头楚橘,早办收身地”用具体的田园景象,如水牛和橘树,强调了词人对田园生活的熟悉与热爱,并且已经做好了归隐的准备,为自己找到了归隐之地。

“笑陶元亮,昨非始觉今是”最后引用了陶渊明的典故,陶渊明在辞官归隐后感叹过去的错误选择,而今认识到回归田园才是正确的生活选择,这与词人的思想不谋而合。

整首词通过对田园生活的具体描绘,展现了词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对现实归隐之路的挑战与内心的矛盾。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