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田子艺
京辇事游遨,嘉会两相当。
朅来双阙下,车毂夹道旁。
始遘蜚廉观,更集鹿苑场。
阪兰滋夕季,岩菊含朝芳。
流猋激绮榭,白露忽已霜。
我友告云迈,新安古名疆。
束书满负担,抚剑增慨慷。
越吟久成调,燕歌行复扬。
凭式太史里,猎缨司马堂。
谈雄一秋水,乘照双夜光。
曰余曾所经,顾瞻轨路长。
申章寄延伫,比翼期翱翔。
朅来双阙下,车毂夹道旁。
始遘蜚廉观,更集鹿苑场。
阪兰滋夕季,岩菊含朝芳。
流猋激绮榭,白露忽已霜。
我友告云迈,新安古名疆。
束书满负担,抚剑增慨慷。
越吟久成调,燕歌行复扬。
凭式太史里,猎缨司马堂。
谈雄一秋水,乘照双夜光。
曰余曾所经,顾瞻轨路长。
申章寄延伫,比翼期翱翔。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田子艺在京城的游历和离别场景,充满对友情和理想的感慨。
开篇写两人在京城游玩的美好时光——他们穿梭在繁华街道,参观"蜚廉观""鹿苑场"等名胜,欣赏傍晚的兰花和晨露中的菊花。这些景物描写烘托出相聚的欢愉。
但很快笔锋一转,"白露忽已霜"暗示时光飞逝,友人即将启程前往新安(今安徽一带)。看着友人收拾行囊、抚剑叹息的样子,诗人感受到离别的惆怅。这里"越吟""燕歌"的典故,暗示两人虽身处北方,却怀着南方游子的思乡之情。
后段转为对友人的期许:诗人想象友人将在太史、司马等先贤的故地游历,以卓越的谈吐("谈雄一秋水")和才华("乘照双夜光")大展抱负。最后以"比翼翱翔"作结,表达虽分隔两地,但志同道合的情谊永不改变。
全诗通过京城风物、离别场景、未来展望三个层次,展现了真挚的友情。诗人用"夕兰""晨菊"等清新意象冲淡离愁,用历史典故提升意境,最终落脚在对共同理想的追求上,使普通的送别诗有了更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