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谷寺看梅五首 其二

路转深松过密筠,天开瑶圃迥含春。
曲中玉笛吹残雪,梦里仙衣想美人。
未许蝶蜂侵瘦骨,谁将沆瀣濯花神。
怜君不肯如桃李,宝马香车自起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在灵谷寺赏梅的情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梅花的独特魅力。

诗的开头描述了诗人穿过茂密的松林和竹林,来到一片仿佛仙境般的梅花园。这里的“天开瑶圃”形象地比喻了梅花园的美丽,给人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

接着,诗人用“曲中玉笛吹残雪”来形容梅花的美。这里的“玉笛”象征着清冷悠扬的声音,“残雪”则暗示了梅花在寒冷的冬天依然绽放的坚强。这表达了梅花在严寒中依然美丽动人的特质。

“梦里仙衣想美人”则进一步将梅花比作梦中的仙女,赋予梅花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仿佛它不属于凡间,而是来自仙境。

诗中还提到“未许蝶蜂侵瘦骨”,意思是梅花虽然美丽,但不愿让蝴蝶和蜜蜂侵扰它那清瘦的枝干。这里的“瘦骨”形容了梅花枝条的纤细,同时也暗示了梅花的坚韧和不屈。

“谁将沆瀣濯花神”中的“沆瀣”指的是露水,诗人想象有谁来用露水洗净这如花神般的梅花,进一步突出了梅花的高洁和纯净。

最后两句“怜君不肯如桃李,宝马香车自起尘”,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怜爱。梅花不像桃李那样随波逐流,而是坚守自己的品格,即使有华丽的马车经过,它依然保持自己的清高,不随世俗浮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比喻,赞美了梅花在严寒中依然美丽、高洁、坚韧的品质,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独特气质的欣赏和敬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