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雨歇》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天晴的自然景象,充满了乡村田园的宁静与生机。
首先,诗的开头写道:“急澍乘云度,凉烟落晚留。”这句话的意思是,急雨随着云彩飘过,天空变得清新,傍晚时分,凉凉的雾气还留在空气中。这里描绘了雨后的清新与宁静,给人一种凉爽舒适的感觉。
接着,“山颜红露日,田尾浊鸣沟。”这两句是说,山间露出了被夕阳染红的颜色,田边的沟渠里水声潺潺,显得有些浑浊。这里通过色彩和声音的描写,展现了雨后大自然的美丽与活力。
然后,“知倦翩翩鸟,来思湿湿牛。”这两句描绘了鸟儿在天空中轻盈地飞翔,似乎有些疲倦,而牛儿在湿润的土地上悠闲地走动,似乎在思考着什么。这里通过动物们的状态,进一步表现了雨后乡村的宁静与安详。
最后,“东菑聊骋望,偏识种瓜畴。”这两句是说,诗人站在东边的田野上,放眼望去,看到了一片片种满瓜果的田地。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也展现了乡村丰收的景象。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雨后天晴的自然美景和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的细节,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
宋庠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