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靖安寺》是一首怀古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和对往昔人物的怀念。
首联“处士亡来二百年,故居牢落变祇园”,诗人提到一位隐士已经去世两百年了,他曾经的住所如今已经荒废,变成了寺庙。这里透露出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沧桑感。
颔联“诗名长共江山在,冤气尚磨星斗昏”,诗人说这位隐士的诗名与江山一样长久存在,但他的冤屈依然未消,甚至影响到了天上的星斗。这里既有对隐士才华的赞美,也有对他遭遇不公的同情。
颈联“台榭几人留好句,渔樵何处问曾孙”,诗人感叹,曾经在这片土地上留下诗篇的人们已经不在,如今连渔夫和樵夫都无法找到他们的后代。这里进一步强调了历史的变迁和人物的消逝。
尾联“昔时泉石生涯地,日暮寒云绕寺门”,诗人回到现实,看着曾经隐士生活的地方,如今在日暮时分,寒云笼罩着寺门。这里既有对往昔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感慨,形成了一种凄凉的美感。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写,表达了对往昔人物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让读者感受到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同时,诗中蕴含的哲理和情感,也让人对历史和人生有了更深的思考。
陈洙
(1013—1061)宋建州建阳人,字思道。仁宗庆历二年进士。历殿中侍御史。嘉祐六年上疏助司马光乞早建储嗣,曰:陛下以臣怀异日之图,莫若杀臣之身,用臣之言。疏方上,即饮药以卒。奏下,大计遂定。仁宗闻洙死,赐钱十万。有《春秋索隐论》、《御史奏疏》及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