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二十首 其十三
百岁平分了。
谩相传、南人衰易,此年难到。
更有萧家天子语,各半东西相祷。
只未食、长生茶蓼。
人鬼挤排终不去,有黄齑、百瓮供人咬。
忧患窟,此中老。
生来百药愁都夭,记当年、瑶环就塾,未离怀抱。
历尽人间千万劫,转眼头颅都皓。
只剩取、形单自吊。
今日杯盘红烛影,算三生、留得枯禅稿。
归去也,故山好。
谩相传、南人衰易,此年难到。
更有萧家天子语,各半东西相祷。
只未食、长生茶蓼。
人鬼挤排终不去,有黄齑、百瓮供人咬。
忧患窟,此中老。
生来百药愁都夭,记当年、瑶环就塾,未离怀抱。
历尽人间千万劫,转眼头颅都皓。
只剩取、形单自吊。
今日杯盘红烛影,算三生、留得枯禅稿。
归去也,故山好。
现代解析
这首词以人生百年为切入点,用通俗直白的语言道破了生命的无奈与豁达。
上阕开篇就戳破"活到五十岁就衰败"的民间传言,调侃说南方人总觉得自己活不到这个岁数。接着用历史典故(南朝梁武帝晚年被困饿死)暗喻人生无常——哪怕帝王将相也逃不过"生死各半"的命运。最妙的是"黄齑百瓮"这个比喻,把人生比作一缸缸酸咸菜,形象地说出我们都在"忧患窟"里被生活反复腌渍的处境。
下阕从童年写起:刚戴着小玉环上学堂的娃娃,转眼就变成白发老人。这里用"历劫"形容人生磨难,就像打游戏闯关却始终"形单影只"。最后笔锋一转,在红烛杯盘的热闹中突然看透——人生不过是"三生石"上的一段枯禅笔记,不如归隐青山来得自在。
全词像朋友聊天般娓娓道来,把生老病死说得既幽默又苍凉。最打动人的是那种"腌咸菜"式的智慧:明知生活酸涩,却嚼出了滋味;看透人生艰难,反而更爱人间烟火。最后那句"归去也,故山好",就像现代人加班到深夜突然想回老家种田的感慨,道尽繁华落尽后的本真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