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道中(丁丑)

不识三高士,松门第几峰。
潮回黄歇浦,草满陆机茸。
细雨春归雁,深山日暮钟。
坐看城郭近,犹是水云浓。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青浦道中(今上海青浦一带)的春日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物和历史典故的巧妙结合,展现了一种闲适淡泊的意境。

前两句"不识三高士,松门第几峰"用典自然,提到古代三位隐士(三高士)和松门山,但作者说自己并不认识他们,也不知道松门山是第几座山峰,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

中间四句写景生动:"潮回黄歇浦"写黄浦江(因战国春申君黄歇得名)潮水涨落;"草满陆机茸"用西晋文学家陆机的典故,描写春草茂盛;"细雨春归雁"写细雨蒙蒙中北归的大雁;"深山日暮钟"写深山寺庙的晚钟。这些画面既有当地特色,又暗含历史韵味。

最后两句"坐看城郭近,犹是水云浓"最有意境:虽然离城市很近,但眼前仍是云雾缭绕的水乡景色。这既写实景,也暗喻作者虽身处尘世却保持超脱的心境。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用典不着痕迹,通过对水乡春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潮回"、"草满"、"细雨"、"日暮"等意象共同营造出朦胧悠远的意境,让读者感受到江南水乡特有的宁静美。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