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皇宫内一棵楮树的景象,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官场和隐逸生活的思考。
前两句写楮树在皇宫中的繁茂景象。"映日笼烟"描绘阳光透过薄雾照在树上的朦胧美感,"万年枝"暗示这棵树见证了王朝的兴衰。三四句用对比手法:黄缯色的诏书(象征权力)与普通槐柳的绿荫形成反差,暗示官场浮华与自然本真的对立。
五六句暗含深意。"流膏"指树汁,比喻官员俸禄来自皇恩(湛露),"散木"指不成材的树木,暗喻不愿同流合污的人只能寄身山林。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作者向往茅屋桑榆(象征平凡生活)的温暖,闲来还能像山野农夫一样自由吟唱。结尾"越吟"用典,暗指思念故乡的自由生活。
全诗通过一棵宫廷树木,巧妙对比了仕途的束缚与田园的自在。紫禁城的楮树再尊贵,终究不如乡野茅檐来得温暖真实。这种对官场生活的疏离感与对田园的向往,正是古代文人常见的精神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