缚虎行
白门楼下兵合围,白门楼上虎伏威。
戟尖不掉丈二尾,袍花已脱斑斓衣。
捽虎脑,截虎爪,眼中视虎如猫小。
猛跳不越当涂高,血吻空腥千里草。
养虎肉不饱,虎饥能噬人。
缚虎绳不急,绳宽虎无亲。
座中叵信刘将军(先主。),不纵猛虎食汉贼,反杀猛虎生贼臣。
食原(丁。)食卓(董。)何足嗔。
戟尖不掉丈二尾,袍花已脱斑斓衣。
捽虎脑,截虎爪,眼中视虎如猫小。
猛跳不越当涂高,血吻空腥千里草。
养虎肉不饱,虎饥能噬人。
缚虎绳不急,绳宽虎无亲。
座中叵信刘将军(先主。),不纵猛虎食汉贼,反杀猛虎生贼臣。
食原(丁。)食卓(董。)何足嗔。
现代解析
《缚虎行》是一首借虎喻人的讽刺诗,通过猛虎被擒的场面,暗喻历史人物吕布的悲剧,同时影射权力斗争的残酷。全诗分三部分层层递进:
第一部分(前八句)
用电影镜头般的画面感描写猛虎(吕布)被擒的场景:白门楼下围满士兵,曾经威风的猛虎("袍花已脱斑斓衣"暗指吕布失去战袍)被揪住脑袋、砍断利爪。最讽刺的是"视虎如猫小"——曾经让人畏惧的猛兽,在绝对力量面前显得如此渺小。"血吻空腥千里草"暗示吕布虽曾凶狠(如咬伤过千里草原的猛兽),如今獠牙已无用处。
第二部分(中间四句)
揭示核心哲理:养虎(比喻驾驭强者)必须掌握分寸。饿虎(被亏待的强者)会反噬,但束缚过紧又会失去忠诚。这就像职场中领导与能臣的关系:既不能让人才寒心,又不能给予太多自由。
第三部分(最后五句)
借刘备(刘将军)的选择发出灵魂拷问:为何不利用吕布(猛虎)对付曹操(汉贼),反而杀虎助长了奸臣?"食原食卓"指吕布先后杀死丁原、董卓的行为,诗人反问:这些背叛比起真正的汉贼(曹操)算什么?这里暗含对刘备战略失误的批评——除掉吕布等于自断臂膀。
全诗妙在双关:表面写虎,实则写人。猛虎的威风与落魄形成强烈反差,而"养虎之道"的议论直指权力场的生存法则。最后的历史反思尤其深刻:有时候消灭眼前的"恶虎",反而让真正的敌人坐收渔利。这种对历史人物的"职场生存课"解读,至今仍能引发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