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株高洁的酴醾花(类似荼蘼的白花),通过对比和拟人手法展现它的独特魅力。
前四句用建筑比喻写花的高贵姿态:
1. "碧云堆里颜如玉"——翠绿枝叶间,洁白花朵像玉一样温润
2. "红紫便应高阁束"——说普通红花紫花只配被束之高阁(反衬白花更珍贵)
3. "千寻结架上青冥"——形容花枝像高楼架子般直插云霄
4. "山外水边随诘曲"——但它的根茎却自然弯曲在山野水畔(体现自然之美)
中间两句点明开花时节和品格:
5. "飘然来及牡丹时"——在牡丹盛开的时节悄然绽放
6. "洁白自知吾步独"——以纯白花色彰显特立独行的品格(暗含不随波逐流的傲骨)
最后两句是俏皮的叮嘱:
7. "道人傥置枕屏前"——如果道士要把这花放在床榻屏风前
8. "第一莫教纤手触"——千万不能让女子的手触碰(既写花的娇贵易损,又带点对世俗的疏离感)
全诗妙在:
- 用"高楼玉器"比喻突出花的高雅,又用"山野水边"拉回自然本色
- 通过对比牡丹(富贵花)和红紫花(俗艳),强调酴醾的清雅脱俗
- 结尾的"禁触"要求,给高冷的花赋予了人性化的幽默感
本质上是通过咏花,表达对独立人格的赞美——不必迎合世俗,保持本真才是最珍贵的。
史浩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