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再次王宰韵》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和对过往的淡然释怀。
诗的开篇,作者提到“相随到处一羊裘”,意思是无论到哪里,都能穿上简单的羊皮袄,暗示着他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和对自由的追求。紧接着,“况有澄江散客愁”,清澈的江水能让人忘却烦恼,这里的“客愁”指的是旅途中的孤寂和忧愁,而江水的澄澈则象征着心灵的宁静。
接下来,作者写道“且看跳鱼并集鸟”,他欣赏着水中跃起的鱼儿和树上聚集的鸟儿,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这句诗传达出他对当下生活的满足,劝诫自己不要过多思索“去马与来牛”,也就是不要为过去和未来的事情过度忧虑。
诗的中间部分,“欢情往日空回首”,作者回忆起过去的欢乐时光,但意识到那些都已经成为回忆,不再能触动当下的心情。“酒味今年不下喉”,今年的酒似乎失去了往年的滋味,暗示着他对过去的怀念,但同时也意识到时光无法倒流,生活要继续向前。
最后两句,“只待两公高宴罢,却携茶鼎上渔舟”,作者表示等到两位朋友的高雅宴会结束后,他将带着茶具登上渔船,继续他的渔舟生活。这表达了他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繁华世界的超脱。
整首诗词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淡泊与豁达。他不再为过去的欢乐或未来的忧虑所困扰,而是选择活在当下,享受自然与宁静。这种态度使诗词充满了哲理性,也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心灵上的慰藉与启发。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