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进川南使君新荔枝者是日初尝苦瓜使君纪之以诗与吴山带和之次吴韵二首 其二

疥皮青紫各为篮,君自能餐我亦堪。只是平生酸不得,越人尝胆旧来谙。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得非常生活化,用两种蔬菜暗喻人生体验,读起来既有趣又耐人寻味。

前两句像是在说菜市场见闻:青皮的苦瓜和紫皮的荔枝被分别装篮,你(使君)爱吃荔枝,我也能吃苦瓜。这里用两种颜色、味道截然不同的蔬果,暗示人与人之间不同的生活品味和承受能力。

后两句突然转折:虽然大家口味不同,但唯独"酸"这种滋味我实在受不了。最后用"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典故,说自己早就尝过世间最苦的滋味(暗指人生苦难),所以对酸涩特别敏感。这种从日常饮食联想到人生况味的写法,把生活琐事写出了哲理味道。

全诗妙在:
1. 用荔枝的甜和苦瓜的苦代表人生百味
2. "酸"字双关,既指味觉,也指心酸
3. 最后用历史典故给家常菜赋予厚重感
就像现在我们说"吃得了生活的苦,却受不了委屈的心酸",古人用更诗意的语言表达了相似的人生感悟。

陈恭尹

陈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人。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0